找回密码
 人工审核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黑羽侦探

[中长篇谜题] 她被关在哪一间小屋

[复制链接]

工藤家の

UID
584
经验
16088 点
B币
7962 个
原创
2 篇
创作值
0 点
分享值
0 分
推理积分
4 分
发表于 2010-3-12 19: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OK那就随您老好了..
从此时间停在年少时。
回复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82
经验
2329 点
B币
1259 个
原创
1 篇
创作值
0 点
分享值
0 分
推理积分
7 分
发表于 2010-3-12 19: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 联通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好的。。。。。。。。。
徒然饮落醉卧……徒然如梦如真……
回复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魂

UID
498
经验
14446 点
B币
984 个
原创
13 篇
创作值
0 点
分享值
0 分
推理积分
28 分
发表于 2010-3-12 19: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俎代庖
忽然间发现
水确实一件很容易的事
为何以前就没发现呢
以上非本人回复...不过是网页乱码所生成的随机字符罢了....
回复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工藤家の

UID
584
经验
16088 点
B币
7962 个
原创
2 篇
创作值
0 点
分享值
0 分
推理积分
4 分
发表于 2010-3-13 21: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知道呢
第二个字念什么
从此时间停在年少时。
回复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魂

UID
498
经验
14446 点
B币
984 个
原创
13 篇
创作值
0 点
分享值
0 分
推理积分
28 分
发表于 2010-3-13 21: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zu
三声
以上非本人回复...不过是网页乱码所生成的随机字符罢了....
回复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工藤家の

UID
584
经验
16088 点
B币
7962 个
原创
2 篇
创作值
0 点
分享值
0 分
推理积分
4 分
发表于 2010-3-13 21: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学到
2个小时前 看对联的时候也碰到这个字的说..
从此时间停在年少时。
回复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魂

UID
498
经验
14446 点
B币
984 个
原创
13 篇
创作值
0 点
分享值
0 分
推理积分
28 分
发表于 2010-3-13 21: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可否赐教下?
以上非本人回复...不过是网页乱码所生成的随机字符罢了....
回复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工藤家の

UID
584
经验
16088 点
B币
7962 个
原创
2 篇
创作值
0 点
分享值
0 分
推理积分
4 分
发表于 2010-3-13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Q 我发给你 或者找黑羽要可OK
从此时间停在年少时。
回复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魂

UID
498
经验
14446 点
B币
984 个
原创
13 篇
创作值
0 点
分享值
0 分
推理积分
28 分
发表于 2010-3-13 21: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麻烦了
Q都是不常上的
下次上了找你
以上非本人回复...不过是网页乱码所生成的随机字符罢了....
回复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工藤家の

UID
584
经验
16088 点
B币
7962 个
原创
2 篇
创作值
0 点
分享值
0 分
推理积分
4 分
发表于 2010-3-13 21: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看- =|||


“浅谈对联(讨论稿)

    入群以来,看得出很多人都很喜欢对联,喜欢玩对联,既然我们都很喜爱她,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来深入地了解她,对联之所以是对联,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自然有他自己的一套规则。  
    这里,我只想粗浅而系统地谈谈对联,抛砖引玉,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探讨。  
一、对联的渊源
    对联,也称楹联,始于何时,无确考。按五代十国时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写的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最古之联来算,对联已逾千年的历史。  
    自从对联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后,由于其种种特点,使其既有诗歌文学的美感,又有游戏的趣味性,既有“阳春白雪”之华贵高雅,又有“下里巴人”之天然纯朴。迅速地从士大夫那里传向民间,深入千家万户,正因为它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与极强的生命力,千百年来,“对联热”经久不衰,一直为人民群众所欣赏、所喜爱。  
二、对联的基本规则
  对联有两大要素,即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对联规律(联律)。  
1、对仗(此节相关内容,主要参考王力所著《诗词格律》)  
    对联的对仗,与诗词中的对仗一样,对仗的基础是词的分类,古代诗词对仗应用时所分的词类,与今天语法上词类大同小异。对联中词大约可分为以下九类:1名词;2动词;3形容词;4数字;5颜色词;6方位词;7副词;8虚词;9代词。词类划分有四点须注意:1、数目自成一类;2、颜色自成一类;3、方位自成一类;4不及物动词又常与形容词相对。   
    对联的对仗基本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是不能重复的。  
    词类对仗是基础。词类相对,即指名词对名词(其中:专名对专名,即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除词类相对外,还讲求词性相对,指天文、地理、时令、人物、动物、植物、方向、方位、颜色、形状、数量、动作等都要相对。我们业余玩玩,入门级别的,词性相对可放宽,只要是词类相对也行了。  
    《文心雕龙.丽辞》有所谓的“句句相衔”、“字字相厉”。《史通.叙事篇》所谓“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  
    《文心雕龙.丽辞》又有:“反对为优,正对为劣”之说。 说的是尽量用反对,因为相反的事物更能显著地互相映衬。少用正对,正对则是指对不同事物的描写选择了相同的描写面。这里举一纪晓岚的反义对为例:  
有钱难买命;无药可医贫。   
    词类相对还有很多的入门歌诀,比如:“中对外,后对前。日下对云边。山头对谷口,室内对堂偏。”当然歌诀只是例对,不是标准,只作参考而已。相较正对,如果是同义词相对,就更“劣”。更有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的(或基本上同义),诗家称之为“合掌”,不可取,为大忌(后文有提及)。   
    按对仗的工整程度,可将对联分为工对和宽对。   
    工对,就是严格按照词性而对,不过一味追求对仗工整,即沦为纤巧,不鼓励。宋诗的对仗比唐诗更纤巧,但是艺术成就却不及唐诗,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讲求形式服从于内容。   
    对仗的适当放宽,即为宽对,可用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字等等。若再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这也是最为普通的情况。   
    律诗中,五律和七律的颔联和颈联多用对仗,词牌“浣溪沙”的下阙首句也多用对仗,唐诗宋词浩如烟海,俯拾皆有绝妙佳句,繁若星辰,如: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平仄   
    对联不只是用来看的,还要念,因此,就有了平仄的讲究。除对仗工整外,对联还须讲平仄上的协调。而现代人初学对联,最难以接受和掌握的也是平仄协调的问题,我这里着重谈谈对联的平仄。   
    古代汉语分四个声调,但和今天的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四声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语言是发展的,上古语音到中古,已经有了变化;中古语音到近代、现代,又有了变比。现代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大家都清楚,不再赘述。这样一来,今音相较于古音,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而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玉钥匙歌诀》,有兴趣的可以一阅。  
    知道了四声,平仄就很好理解。古代,平就是平声,上去入三声就是仄声。仄,字面的意思,就是不平的意思。  
    现代普通话,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如:汪、王是平声,往、旺是仄声。  
    很多字因古今汉语发音的变化,平仄也有了变化,所以我们读很多古诗词的时候会发现按现今发音平仄很不协调,但在古时,却是协调的。  
    诗词、对联讲究平仄,使两类声调交替出现,做到了声调的多元化,这样,读起来声律抑扬顿挫,音韵铿锵有力,具有和谐动听的艺术魅力。  
    平仄的问题很好懂,古诗词、对联,多是按照古韵书(如平水韵)中的平仄划分来创作的,但按照普通话标准,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最大障碍。这个障碍须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同样,我们初学者,就按照普通话的标准来创作对联,也无不可,这样甚至更容易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3、对联的格律   
    对联的格式,因要求对仗工整,故它的第一个特点便是上下联的字数相等。通常认为对联是由律诗演化而来,因此对联的格律,也同于律诗。但是,对联不同于诗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于一副对联的字数可由两个字,乃至由数百字构成,并无特别限制。其次是多用于长短句式,因此,形成美妙的节奏感,颇类似于词。  
    对联的出句都是以仄声字收尾,即最后一个字须得是仄声字,相对的,对句须以平收。对联中平仄变化的基本规则是: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试举一联:  
    武帝祠前云欲散  
    仙人掌上雨初晴  --唐.崔颢   
此联的平仄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再如毛泽东《长征》一诗中: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一联,本句内的平仄变化是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相对应的,对句以仄起,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是平。这就是本句内的平仄交替。  
    “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拍”字在平水韵中是入声字,归于十一陌),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两句之间平仄对应。  
对联通常有以下格律: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更有八言以上者,具体的平仄安排,也是视节奏而定,不必死守格式。做为初学者,不用去拘泥于格式,只要牢记对仗的基本规则和平仄的变化就行了。  
    如果上下联每个字的平仄都要相对,无疑是很苛刻的,这样也很大程度的限制了遣辞的自由度,容易损坏联意。于是便有一种宽松的规则,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说的是五言、六言、七言联,除尾字上联必须是仄声,下联必须是平声外,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等奇数序的字可以不论平仄,但是第二、四、六个字等偶数序的字平仄一定要分明。按照这样的规则,便相对宽松。另外,因这个规则是从律诗中移植过来的,而律诗中也有拗救,所以,也不能拘泥于这个规则。一些不适合用“一三五不论”的句式,也可以只讲究每个词组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比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崖|苦作舟  
    山、路、径与海、崖、舟平仄一定要相对外,其他字可以放宽。  
    对联句式来源于诗词曲赋骈文,而句脚安排主要借鉴于骈文。因为诗词曲和律赋的句脚都要受用韵的限制,惟独骈文讲求对仗和平仄,不需押韵,与对联非常接近。古代律诗对用韵的要求很是严格,律诗须押平声韵,至于哪些字属于哪些韵,古时有专门的韵书可查。  
    针对对联的声律,已经整理出了一套专门的声律理论,统称为“马蹄韵”。也是对联平仄运用的基本规则,也就是“平顶平”“仄顶仄”。其所以称马蹄韵,在于其规律像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印走,每个脚印都要踏两次。“平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便是“平平”。前面举例的毛泽东《长征》一诗中的两句对仗即是“马蹄韵”。  
    这里须注意一点的是马蹄韵的起句和末句,须以单仄或单平收尾。  
    保证了最后一个字是单平或单仄,从后往前截得如下格式:  
一言:仄  
两言:平仄  
三言:平平仄  
四言:仄平平仄  
五言:仄仄平平仄  
六言:平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  
八言: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马蹄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哪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它是千百年来一步一步约定俗成的结果。这里不多作赘述,有兴趣的可以继续研究,初学对联者自可略过。
三、对联的禁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联格律有几个主要的禁忌:     
    第一,忌乱脚。这一点很简单,就是上联必须是仄声字收尾,下联平声字收尾。如果出错,即是乱脚。     
    第二,忌孤平孤仄。孤平是律诗中的一种说法,对联中到底什么是孤平和孤仄,联界里还没有确切的说法,现在通常认为:孤仄是指五言和五言以上的联句上联除了尾字是仄声,前面只有一个仄声字,就是孤仄,也就是说上联等于或少于两个仄声字,犯孤仄。相对应的,下联除了尾字是平声,整句只有两个或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特别是在五言、六言、七言对联创作中,容易犯孤平或孤仄。     
    第三,忌“三仄尾”和“三平尾”。上联的最后三个字不能都是仄声,相应的下联的最后三个字也不能都是平声。此亦为对联之忌。     
    第四,忌重字。上下联对仗上,尽量不要出现重字。如果这个尺度适当放宽的话,至少不能在相同的部位出现重字。此又一忌也。     
    以上四种情况比较敏感,通常是严禁出现的。另外还有一些禁忌:1忌上重下轻,即上下联气势太盛,而下联太弱,给人一种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感觉;2忌合掌,即上下联虽不重字,但句意相同或基本相同,前面已经提到过。3、忌失替,也称失对,就是平仄上下联没有对上。相比前四种禁忌,此三忌视情况可适当放宽。     

四、对联的种类     
    清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把对联分成十个门类,即故事、应制、庙寺、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廨宇、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园墅、岁时、名胜、投赠、香艳、集字、集句、滑稽、白话、杂俎。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是以实用范围来划分的,但后者比前者类别分得更细。如果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例如:     
    按对偶形式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按按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按用字技巧有: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按逻辑结构有: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这里,我们谈谈几种趣味性很强的对联形式。     
1、机巧对     
    机巧联的类别很多,上面的对联分类中:回文、顶针、双关、比喻、夸张、反诘、借典、双关、谐音、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都算机巧联。     
  因此类机巧联有诸多机关,对句受很大的限制,而应更主要地突出游戏的趣味性,因此对平仄格律的要求很宽,甚至有些可以忽略平仄。下面试举一些奇巧联句:     
偏旁:     
    寂寞寒窗空守寡 (宝盖头)     
    俊俏佳人伴伶仃 (人字部)     
另有其他奇巧联:     
    上联:烟沿艳檐烟燕眼      
    下联:雾捂鸟屋雾物无——同音     

    上联:鸿是江边鸟 少水沙即现     
    下联:蚕为天下虫 是土堤方成     

    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拆字联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借典     

  上联: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下联: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2、借对     
  在一个词有两个意义或多种意义的时候,如果联句中用的是甲义,而借他的乙义来与另一句相为对仗,这种手法称为借对。     
  比如杜甫的著名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用到借对,古人以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利用“寻常”来对“七十”,“寻常”在上联中并非数量词,但借用他数量词的意义来与下联数量词“七十”相对。     
  再如李白的“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其中上联“行李”之“李”,非“桃李”之“李”,而借“桃李”之“李”的意义来与“茅”相对。     
  除了借义,甚至还可以借文字的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的对仗,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等等。     
  又举一杜甫诗句为例:“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借“清”为“青”,用来与“白”相对。杜甫又一句“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借“沧”为“苍”,用来与“白”相对。     

3、流水对:     
  对联,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各有独立性。有一种对将一句话分为两句说,上下联两句构成一个整体,出句独立则没有意义,至少意义不全,这就叫流水对。     
如: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曾经在一对联论坛,两人因事争吵,口角激烈,我写过一流水对劝解:     
  既已做养性陶情事     
  何苦为尖牙利嘴人     

4、无情对:     
  一般来说,对联都是要求上下联内容相关,紧密连接的,但有一种对,上联与下联在内容上完全不搭边,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但只是词性上相对,进而产生奇谲难料,回味无穷的妙趣。此所谓“无情对”。     
张之洞时,有人出一上联:     
                   树已半寻休纵斧;     
                张对以:     
                   果然一点不相干。     
  乍看,两联完全不相干,而事实上,也确实不相干。但细看,树对果、已对然、半对一、寻对点、休对不、纵斧对相干,依次是:名词对名词、虚词对虚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动词对动词,字字工整、平仄协调,意思却又风马牛不相及。     
另有无情对:     
  珍妃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     

  紫苏草乱     
  乌鲁木齐     

  陶然亭     
  张之洞     

五、格律与联意     
  最后,再说说格律与联意之间的问题。     
  对联时经常遇到的一个矛盾就是:平仄格式与联意无法统一,这个时候一般提倡以意为先,即不能“以韵骇意”。古语云:若得真意,平仄格律都可弃。而现在对联的人大多以此为借口而忽略了对韵。这也是不对的,对联不只是看的,还需要念。如果平仄格律不好,念出来会很难听,这样也就失去了对联的一个特性,就不完美了。     
  正所谓:参不尽者,天下之理。关于对联讲不讲平仄格律的问题,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现在对联,已经可以不讲平仄了,当然理由有很多。     
  但是,我们经常称楹联为“艺术奇葩”,若不讲平仄,何来“艺术”?何来“奇葩”?又何来音韵铿锵?哲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比如饮誉天下的云南大观楼长联,上下联一纵一横,气势磅礴,波澜壮阔,形如山峰此起彼伏。假如孙髯不讲平仄,不可能成为千古绝唱。历来的诗词不讲平仄,中国不可能被称为泱泱诗国。换言之,我们写文章不讲平仄,就不可能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其实,汉语平仄四声,应用广泛,不单是用在诗词楹联方面,还用在各种文体中,诸如小说、戏剧、婴儿取名等等。(本段文字摘自网文《急议对联不讲平仄的原因及对策》)      
  创作对联,通常要经过殚精竭虑,冥思苦想,“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如果不讲平仄,只要眉头一皱,便计上心来,创作出的对联如何来保证质量?     
  所以,吾意以为,应该在平仄规律与联意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楔合点,两相平衡最好,当然这取决于各人的水平与文学素养。      

  一直想贴一篇关于对联的文字,让初学对联的朋友可以系统地了解一下对联知识,原本打算直接在网上转贴一篇,但那些文章要么艰深晦涩,初学的很难看懂,要么就是太过片面,所以就咬牙自己写了。唉!!写这篇东西,真是耗费心神,原本想简单的写写,这一口气写下来,已是数千言了,都快赶上当年写毕业论文所花费的心血了。这期间,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为了做到浅显易懂,其中部分名家的论述观点,我尽量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过一次,另有部分是自己的心得体会、个人见解。     
如果读过我这篇文字的各位朋友能够有所收益,就完成了我的初衷了。才疏学浅,其中很多是自己的浅见,定有诸多不足甚至错漏处,难入方家法眼,但还请不吝指正,欢迎讨论,共同学习提高。   




格律常识
乐府

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歌行
  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赋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联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传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疑系后人伪作)。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集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现存最早的集句,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古风


  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四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五言诗


  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六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


  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近体诗


  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今体诗


  即“近体诗”。


律诗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格律诗


  诗歌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排律

  诗体名。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绝句

  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应制诗

  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试帖诗

  诗体名。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清代限制尤严。

诗韵
  指作诗所押的韵或所依据的韵书。隋时陆法言著《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并称为平水韵,这便是沿用至今的诗韵。唐代实际所用的韵部,和平水韵所编大致相同。
押韵
  亦称“压韵”。作诗歌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旧因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近体诗押韵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不论绝句、律诗、排律,都必须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
古体诗押韵
  古体诗押韵较宽。可转韵,或邻韵通押;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去、入声,不同声调一般不相押,只有上声韵和去声韵偶然可以相押。
叶韵
  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通韵
  诗韵术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一东”与“二冬”、“四支”与“五微”、“十四寒”与“十五删”等可通押。古体诗通韵较宽,近体诗则受严格的限制。
换韵
  亦称“转韵”。诗韵术语。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
险韵
  诗韵术语。指语句用艰僻字押韵,人觉其惊警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无凑韵之弊。唐宋诗人中也有故意押险韵以炫奇的。唐朝愈喜用险韵。宋苏轼曾用“尖叉”二字为韵,旧时推为险韵中的名作。
唱和
  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分韵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分题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大抵以各物为题,共赋一事。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物也。”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进退格
  亦称“进退韵”。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辘轳格
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葫芦格
  亦称“葫芦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

平仄
  声律专名。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平仄。

“一三五不论”

  格律诗平仄格式的通俗口诀。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略称。谓七言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上拘,第二、四、六字必须按照格式,平仄相间,不能变动。由此类推,五言诗句则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个口诀简洁明快,但不全面、不准确,对有些句型便不适用。
对与粘

  诗律术语。对,取相对之义,指同一联内对句与出句平仄必须相反相对,即仄对平,平对仄。粘,取粘连、粘附之义,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必须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对、粘的标志主要看五言第二、四字,七言第二、四、六字平仄是否有误,最关键位置的五言第二,七言第二、四字平仄务必分明。
失粘
  作旧体诗术语。写作律诗、绝诗时平仄失误,声韵不相粘之谓。即应用平声而误用仄声,或应用仄声而误用平声。又据宋陈鹄《耆旧续闻》,表启之类的骈俪文字,若平仄失调,在当时也叫失粘。
五绝

 五言绝句的省称。指五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平仄定格凡四式,见近体诗格律。
五律
 五言律诗的省称。八句四韵或五韵。平仄定格凡四式,见近体诗格律。

七绝
  七言绝句的省称。指七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平仄定格凡四式,见近体诗格律。
七律
  七言律诗的省称。八句四韵或五韵。平仄定格凡四式,见近体诗格律。

三平调
  诗律术语。指诗句末选用三个平声。为近体诗的大忌,又是古体诗的典型特征之一。
孤平
  诗律术语。律语大忌。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声,全句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故称。唐人律诗最忌“孤平”。倘在上述句型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位置上遇到必须用仄声字,绝对无法换平声字时,则要采取“拗救”的办法。
拗体
  律、绝诗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不依常格而加以变换者为“拗体”。前人所谓“拗”,除有时变换第二、四、六字外,着重在五言的第三字和七言的第五字。两联都拗的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称为“拗律”。诗人中有故意为之者。如清王轩《声调谱序》云:“朝(愈)、孟(郊)崛起,力仿李(白)、杜(甫)拗体,以矫当代圆熟之弊。”
拗救
  诗律术语。要格律诗中,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拗”。凡“拗”须用“救”,有拗有救,才不为病。如上句该平的用仄,下句则该仄的用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调节音调,使其和谐,称为“拗救”。拗救大致可分为两类:1本句自救,即孤平拗救。在格律诗中,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因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因第三字用了仄声而“犯孤平”时,则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个平声字作为补偿。2对句相救。A大拗必救。指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四字拗,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六字拗时,必须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B小拗可救可不救。指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三字拗,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五字拗时,,可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也可以不救。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往往同时并用。
古绝
  对不讲平仄的古体绝句的通称相对今体的绝句“律绝”而言。古绝多用拗句,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有些绝句用的是仄韵,但全诗用律句,或用律诗容许的变格和拗救。
入律古风
  对使用近体诗平仄格式的古体诗的通称。特点为:1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2换韵,且多为平仄韵交替;3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换韵,换韵后第一句入韵,全诗似多首“七绝”的组合。
八病
  古代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为南朝梁沈约所提出,谓作诗应当避免的八项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据《文镜秘府论》所述: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近人从蔡宽夫说,以为五字中首皆浊音而中一字清音者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浊音者为鹤膝。)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津、邻、身、陈”等字(即与韵相犯)。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有“月”字,不得更安“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组之字。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组,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沈约此说,在当时就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也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
对仗
  诗律术语。指诗歌中词句的对偶。可以两句相对,也可以句中相对。对仗一般用同类句型和词性。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间两须对仗,首尾两联不用对仗。但也有变例,或颈联不对仗,或尾联用对仗;首联对仗的较少见。绝句不用对仗,但时有作偶句者。
工对
  诗律术语。对仗须用同类词性,如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歌词,虚词对虚词。旧时把名词又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门类。严格的对仗、词性、词类都要相对,称之工对。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宽对
  诗律术语。与工对相对而言。宽对只要词性相同,便可相对。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
借对
 诗律术语。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又借用乙义或丙义构成工对,便称借对。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除了借义,还有一种借对是借音,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流水对
  诗律术语。指一联中相对的两句关系不是对立的,且单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构成一个意思,似水顺流而下,故称。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合掌
  诗病的一种。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
从此时间停在年少时。
回复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人工审核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微推理|小黑屋|Baker Street推理缘地|推理书库

GMT+8, 2024-5-18 22:25 , Processed in 0.1362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