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人工审核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23|回复: 0

[推理资料] 复合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复制链接]

研究非正常生物

UID
250
经验
3428 点
B币
20862 个
原创
2 篇
创作值
0 点
分享值
4 分
推理积分
3 分
发表于 2010-9-17 22: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电信

加入一起搜索真相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人工审核注册

×
一、有关假言推理的研究?

(一)李丹等人的研究?

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有关复合推理的心理学研究报告才在心理学杂志上见到。李丹与张福娟、金瑜等人合作率先在复合推理领域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研究成果《儿童演绎推理特点再探──假言推理》一文发表在《心理科学》1985年第1期上。?

在研究的基础上,他们认为,由于年幼儿童惯于作单一联系的逆反推理,往往对事物的蕴涵关系容易作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判断,也就是说他们经常把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的联系当做充分必要条件的联系,因此,他们试图选用一些反映事物间蕴涵关系的20个不同内容的命题(共80个小题)来考查儿童这种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他们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各年龄阶段共抽取了495名被试。其主要研究结果如表6-8所示。?

研究者认为,表6-8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对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在所测的年龄范围内都显示出随年级(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在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之间出现一个加速阶段。如果把正确率达到75%以上定为基本掌握这种形式的推理,那么初中一年级这个阶段(年龄中数为13岁)可以说是基本上能正确操作假言推理的转折时期。这比直言性质三段论(即范畴三段论)演绎推理的研究结果约推迟一年左右。?

表6-8 各年级假言推理平均正确率

年级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合计

小三
55%
55%
55%

小四
62%
62%
62%

小五
67%
71%
69%

小六
71%
71%
71%

初一
80%
83%
81%

初二
83%
84%
83%

初三
89%
91%
90%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儿童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两种假言推理能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二)邱玉辉和张庆林等人的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南师大心理学研究所思维研究室的一批学者展开了对演绎推理的心理学研究。邱玉辉等人的《演绎推理新模式理论的实验检验》一文发表于《西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2期上;张庆林等人所撰写的《条件推理中的命题语义加工》一文发表于《心理科学》1994年第6期上。这两篇文章对西方心理学家关于人是怎样进行推理的进行解释时所提出的四种主要理论作了简要介绍。?

由布雷安提出的规则理论(rule theory),认为推理者主要是运用一种理论证明的方法来进行推理。推理者首先辨认各个前提条件的逻辑形式,然后运用形式逻辑的规则从前提推导出有效的结论。?

由安德森(J.R.Anderson)提出的内容理论或实用图式理论(pragmatic schema),认为推理规则具有内容敏感性,推理的心理规则具有特定的内容。这些心理规则或许是以类似于专家系统的产生式系统的方式存在,或许是以更抽象的实用图式的方式储存。?

由埃文斯提出的偏向理论(bias theory),认为推理者在推理时易受表面策略或认知偏向的影响,因此,前提气氛和推理课题会引导推理者的推理结果。?

由约翰逊-莱尔德提出的心理模型,认为推理结果取决于推理者如何运用心理模式对前提进行语义加工或解释。?

上述两篇文章在对上述四种理论模型简单介绍之后,都着重对约翰逊-莱尔德提出的心理模型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并试图设计实验来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其研究结果详见该文。

二、有关选言推理方面的研究

在选言推理方面,由我国学者所做的心理学研究首先见于由苏州大学吴荣先在《心理学探新》1986年第2期上所发表的《儿童选言推理能力发展特点初探》一文。正如文章标题所示,该文的研究目的是对儿童选言推理能力发展特点进行初步探讨。?

该研究的实验材料包括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各十个问题,每个问题又包含两个小题。由于该研究的目的不是对儿童知识经验掌握程度的检查,因此,研究者在设计实验材料时作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要求儿童作出推理的那些结论在儿童已有知识经验中不能找到现成的答案;?

(2)有关推论的内容是儿童所熟悉的或者是儿童所能理解的。?

被试是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共七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每个年龄组抽取60名被试,男女各半。所有被试从总体上看均未学过逻辑学。最后得到有效试卷403份。?

实验采用团体书面测验的方式进行。被试在相容的选言推理题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题上的正确率的情况见表6-9。?

表6-9 各年级被试选言推理的正确率

年级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相容的选言推理
平均

小三
63.3%
41.3%
52.3%

小四
71.8%
53.3%
62.5%

小五
73.5%
53.5%
63.5%

小六
82.3%
59.3%
70.8%

初一
80.0%
70.9%
75.5%

初二
83.8%
70.2%
77.0%

初三
88.1%
68.1%
78.1%

?
研究者认为,表6-9的结果表明,儿童对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和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率在所测的年龄范围内都显示随年级(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如果把正确率达到66%(2/3)以上定为基本掌握这种形式的推理,那么小学四年级学生基本上能够正确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而初中一年级学生基本上能够正确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也就是说,儿童掌握相容选言推理的时间比掌握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时间要迟三年。?

表6-9的结果还表明,每个年龄组儿童在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上的正确率都要远远高于相容的选言推理,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达很高的显著性(P<0.01),这说明儿童在这两种选言推理能力上的发展不平衡。?

吴荣先的研究还得出其他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果,可参见原文。总体上说,一方面,这是我国学者在选言推理方面所进行的第一项心理学研究,另一方面,该研究除了研究材料由假言推理改为选言推理外,其方法与李丹等人于1985年所作的研究类似。?

1997年,西南师大心理系的张庆林等人对四卡片问题的内容促进效应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结果发表在《心理科学》1997年第2期上。该实验的研究目的仍然是想对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四种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根据实验目的,他们设计了由两种抽象材料和四种具体材料所构成的四卡片问题,并对436名大学生被试进行了测试,所有被试未学过形式逻辑。研究者认为,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

(1)具体材料对选择任务并不能产生促进效应,证真偏向不是四卡片问题的主要错误原因,而匹配偏向是导致错误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

(2)错误率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被试在命题推理中不能有效地运用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不能区分不同证据和命题检验之间的逻辑关系;?

(3)动机因素也是导致错误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人工审核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微推理|小黑屋|Baker Street推理缘地|推理书库

GMT+8, 2024-4-27 21:23 , Processed in 0.13824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